中新经纬客户端6月4日电 据工信部官方微信4日消息,近期,工信部、教育部、科技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《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(2019-2022年)》 (下称“《行动计划》”),要求到2022年,我国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,年均增速在20%以上。
《行动计划》旨在加快培育发展冰雪装备器材产业,保障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,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体育消费需求,助力制造强国和体育强国建设。提出的重点任务包括四方面。
一是开发大众冰雪装备器材,紧扣“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”需求,开发物美质优的冰场、雪场专用装备和设施,有效降低冰场、雪场运营成本;研制安全性高、功能性强的冰刀、滑雪板、滑雪服等大众普及型个人运动器材,丰富细化品种,带动新材料创新应用,提升大众冰雪装备器材供给能力,促进大众冰雪消费市场有效释放。
同时,围绕2022年北京冬奥会、冬残奥会办赛参赛亟需,在竞赛装备器材及服装、训练装备及系统、医疗康复装备、办赛装备器材、维护保障装备、超高清视频制播系统等重点领域,引导和支持制造企业、科研机构与体育部门组建联合体,采取“揭榜挂帅”机制,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,研制开发一批亟需冰雪装备器材,满足训练备战需要,为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提供有力支撑。
资料图:河北张家口市崇礼区2022年冬奥会标志牌。中新社记者韩冰 摄
二是实施精品示范应用工程。开展“南展西扩东进”冰雪装备器材示范应用,在我国南部、西部、东部地区选择30个条件基础较好、推广体系健全、示范意愿强烈的示范单位,推动一批物美质优的造雪造冰设备、高分子仿真冰板、人造雪草、模拟滑雪机等适宜“南展西扩东进”的大众冰雪装备器材示范应用。
推动智慧冰雪运动场馆示范应用,引导和鼓励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可穿戴设备、数据挖掘等高科技手段应用于冰雪运动场馆建设;打造冰雪休闲旅游综合体,营造浓郁的冰雪文化氛围,提供完善的冰雪运动休闲设施;开展冰雪赛事超高清制播示范应用,推动超高清视频等新技术手段在冰雪赛事中的应用,开展2020年高山滑雪世界杯、2022年北京冬奥会、冬残奥会等冰雪赛事4K直播和8K制播试验。
三是完善产业支撑体系。组织实施冰雪装备器材标准领航项目,结合冬奥办赛参赛亟需、大众冰雪消费升级需要,对标国际先进标准,引导重点企业、科研机构、行业协会等联合制修订一批亟需的冰雪装备器材团体标准、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,建立较为完善的冰雪装备器材综合标准化体系。
建设冰雪装备器材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,支持重点地区和企业开展冰雪装备器材检验检测及评价研究,鼓励建设冰雪装备器材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,加强与国外冰雪装备器材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的合作,推动认证国际互信互认,促进冰雪装备器材产品质量提升。
四是加强企业品牌培育。做强做大龙头企业,鼓励通过跨地区、跨行业、跨领域的联合、兼并、重组、上市等方式,积极培育技术创新能力强、综合实力过硬的冰雪装备器材龙头企业,构建全球性的研发、生产和经营体系;积极发展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,在若干细分冰雪装备器材领域,培育一批市场前景佳、成长性好、市场占有率高的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;培育冰雪装备器材知名品牌,鼓励企业利用冬奥会契机提高国际化品牌运营能力,;创建冰雪装备器材特色产业园区,支持和引导重点园区以龙头企业为引领,以重点项目为带动,加快产业集聚,提升研发设计、生产制造、现代服务等全产业链发展水平。
《行动计划》强调,要加大政策激励,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大对冰雪装备器材研发设计、生产制造、示范应用的支持;优化产业发展环境,鼓励金融机构、产业投资机构加大对冰雪装备器材企业的支持,支持符合条件的冰雪装备器材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,开展并购重组,加快做强做大;加快专业人才培养,建设由高科技人才、高技能人才、高级管理人才等组成的多层次、复合型冰雪装备器材专业人才队伍等。(中新经纬APP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