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器材网 - 器材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新闻资讯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新闻资讯 > 智能健身器材现身社区
T.biz | 商业搜索

智能健身器材现身社区

信息来源:qicai.biz   时间: 2020-05-16  浏览次数:3

智能健身器材现身社区

居民们在智能健身器材上锻炼

智能健身器材现身社区

居民们体验使用漫步机

智能健身器材现身社区

智能健身器材可显示运动数据

点击图像浏览高清图

  □全媒体记者王怡雯文/摄

  11月12日,记者来到樊城乔营社区。这里新安装的智能健身器材功能齐全,吸引了不少居民前来体验。

  乔营社区党委委员聂超智向记者介绍:“以前我们社区没有健身器材,居民们想锻炼只能到附近的月亮湾公园。现在,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使用健身器材进行锻炼了。”

  家门口有了健身器材

  今年65岁的曾玉琴是乔营社区一组的居民,她在这里生活了37年。由于子女工作忙,曾玉琴3岁的孙子平常由她照顾。

  曾玉琴每周都会带孙子到位于诸葛亮广场的培训班上跆拳道课。将孙子送到教室后,她会到广场上的健身器材区锻炼。“我平常很喜欢锻炼,每次过来都会在这里锻炼一会儿。孙子也很喜欢在这里玩,下课后他要玩半个小时才肯回家。”

  曾玉琴说,因为社区没有健身器材,平时锻炼她只能和朋友去散步,每次孙子想出去玩,她就把孙子带到月亮湾公园。“从我们家走到月亮湾公园差不多要20分钟,来回一趟要不少时间,要是社区里有可以锻炼、让孩子玩耍的地方就好了。”

  听说最近社区里安装了智能健身器材,曾玉琴马上带孙子来体验了一下。半小时的体验过后,曾玉琴高兴地说:“这些器材操作起来很简单,我们老年人用起来比较容易。另外,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会‘说话’的健身器材,我第一时间就能知道自己锻炼了多长时间。”

  运动数据反馈至手机

  12日早上7点40分,乔帆带着5岁的儿子出门。将儿子送至幼儿园后,乔帆直接来到了办公室。离正式上班还有半个小时,乔帆想利用这点时间锻炼锻炼。“以前只能在院子里走几圈,现在我可以使用智能健身器材来锻炼了。”

  乔帆今年34岁,是乔营社区4组的居民,她同时也是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。由于长期伏案工作,她的颈椎经常会不舒服,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她就得起来活动一下。乔帆说,她曾想去健身房锻炼,但考虑到花销较大,又担心自己坚持不下来,便放弃了这一想法。智能健身器材安装完毕后,乔帆第一个上去体验了一把。首次使用前,乔帆按照说明先用手机扫描设备上的二维码,进入“全民智慧健身”小程序后再填写了个人信息。由于每台智能健身器材都有传感器模块和显示屏,乔帆可以直接通过语音播报、显示屏了解运动时间、运动量等数据。

  锻炼结束后,乔帆再扫描另一个二维码,运动数据就直接同步到了她的手机上。“通过扫码,我的运动数据被手机端接收,直接纳入个人运动信息管理系统,手机里还能看见自己的数据在好友中的排名。”乔帆说,有了这些智能健身器材,每次运动的情况就能反馈到手机上,特别方便。

  打造“15分钟健身圈”

  据了解,近期,樊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已将采购的25套全民健身路径发放到部分社区,发放的器材包括篮球架、乒乓球台、智能健身器材等。安装这批智能健身器材,旨在打造城区“15分钟健身圈”,满足广大群众的健身需求。

  这些智能健身器材共发放给了五个社区。“这些器材包括智能双位划船器、椭圆机、漫步机、腹肌板和扭腰器。”聂超智介绍,除了能够智能收集运动数据、语音播报外,健身器材顶部的太阳能灯也被设定在每天晚上的7点至10点自动亮起,方便居民们夜间使用。

  为了让居民们更好地使用这些智能健身器材,社区每天会安排工作人员对健身器材进行清洁和检查。此外,居民们在使用时如果发现健身器材出现了故障,可以通过手机里的小程序点击一键报修,操作起来十分方便。

  下午4点,锻炼了一个小时的曾玉琴准备带孙子回家。孙子玩得满头大汗,笑着对曾玉琴说:“这里真好玩儿,明天我还要来!”下班后,乔帆也和同事约好了晚上一起利用智能健身器材锻炼。她笑着说:“现在我下楼后走不到5分钟就能锻炼,我每天的运动数据在同事里排第一,这里就是我们社区的‘健身房’!”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器材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