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器材网 - 器材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新闻资讯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新闻资讯 > 有的小区健身器材残缺
L.biz | 商业搜索

有的小区健身器材残缺

信息来源:qicai.biz   时间: 2020-06-25  浏览次数:2

    市民向本报反映

    有的小区健身器材残缺

    ■ 记者调查

    部分健身器材“带病”使用

    记者走访银泰花苑、龙河小区、新月园等小区发现,双杠、跷跷板、双人太空漫步机、秋千等健身器材出现“缺胳膊少腿”的情况。

    提起自家小区里的健身器材,刘女士直叹气:秋千上面连接的铁链锈得厉害,座椅也已破损严重,转腰器的转轮把手已经脱落,腰背按摩器的铁杆上端、高低杠均已生了锈。 

    家住水木华园的业主李女士反映,小区内的健身器材上经常挂满衣服和被子,致使业主无法正常使用。市民徐先生住在沈圩桥附近一个小区,小区健身场地破损较大,健身器材多处损坏,无法正常使用。

    说到健身场地破损,徐先生说,私家车占停是罪魁祸首。私家车停在上面,居民无法健身,长此以往,来健身的居民就更少了,车辆也就更加肆无忌惮地停放了。

    ■ 物业公司

    损坏的健身器材维修较难

    “目前,小区健身器材的归属主要分为两种类型,一是体育部门安装的,二是开发商自己投资的。由于业主对健身器材的归属管理问题不明确,很多时候,业主只要发现健身器材损坏,就归责于物业。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物业负责人说:“平日,我们都会对健身器材进行保养、检查,遇到一些如螺丝松动等能够尽快处理的问题,工作人员都会积极解决。但有些器材修理存在技术难度,或需要更新时,我们就没办法了。”

    这位物业负责人说,健身器材若损坏无法使用,或者需换新时,物业公司是可以在征询业主意见后,牵头申请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,但这涉及业主签字确认的问题。“有许多业主参与热情不高,致使维修资金迟迟难以落实。”

    ■ 体育部门

    维修健身器材需明确责任

    市体育局相关人士介绍,如果是开发商自建的健身器材,损坏后应找开发商或物业,毕竟这属于小区的配套设施。目前,体育局只负责老旧小区健身器材的安装,如果是由体育局安装的,他们会负责维修。

    “每年,我们都会组织专门力量对全市各县区室外健身器材进行安全大检查,主要检查内容包括室外健身器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、是否超过使用年限等。”这位人士告诉记者。

    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,如果属于体育部门安装的健身器材,我们将统一进行更换,并建立健全常态化的室外健身器材安全管理维护长效机制。如果健身器材不属于体育部门安装,我们将督促小区物业等单位,更换健身器材,消除安全隐患。”

    ■ 律师说法

    责任主体应承担维修义务

    江苏海郡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戴高明表示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》等法律规定,承担责任的主体一般为所有权人或者管理人。维修健身器材,应当首先确定所有权人为哪一方,如果该健身器材是房屋开发商给小区做的配套设施,那么在小区交付时,就已经移交给了物业公司。

    “物业公司在后期的管理过程中,应当对小区内公共设施承担相关的维护义务,并应在设施出现老化损坏时尽到安全提醒、看护等义务。若未能尽到上述义务,造成侵害后果的,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义务。”戴律师表示,如果该健身器材属于体育局或者街道、社区居委会,那么同理,他们也应该承担对应的赔偿责任。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器材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